欢迎访问媒体管家-媒体管家官网
图文详情
《亮月带你玩·爱上吉林》:从流量爆款到文化深耕,微综艺如何创新赋能文旅
发表时间: 2025-05-24 文章来源:媒体管家 浏览:0

《亮月带你玩·爱上吉林》:从流量爆款到文化深耕,微综艺如何创新赋能文旅

从淄博烧烤、天水麻辣烫到哈尔滨小土豆、潮汕英歌舞,契合当下用户收视习惯的短视频传播平台已然成为城市形象传播的必争之地。当各地文旅披甲上阵,在短频快的地标宣传中角逐流量时,微综艺《亮月带你玩·爱上吉林》却以不同的姿态开辟了另一条赛道。这档由资深影视人项亮月掌舵的微综艺,用竖屏时代的传播形态包裹着文化底蕴的创作内核,在短平快、碎片化的爆款追求与文旅长线发展之间架起桥梁,引发全网关注热议。



相比追逐算法推荐的瞬时热度、搭建即时狂欢的内容框架,这档节目将镜头对准吉林大地上的历史褶皱与生活纹理——从百年老字号的蒸汽氤氲到新生代商场的创意涌动,从西游记文化的时空对话到市井烟火的情感共振,节目用“慢火细炖”的内容为短视频赋能文旅提供了更具生命力的解法。

体系化叙事打造文化认知

文旅短视频长期困于“散装拼盘”式的创作困境,景点推介往往沦为视觉刺激的堆砌,缺乏文化脉络的串联。《亮月带你玩·爱上吉林》的创新之处,在于用系统的思维、连续的作品重构短视频的叙事逻辑。

截至5月中旬,节目已经发布40余期,话题阅读累计超3亿,多平台视频播放量8750万,单条视频最高547万次观看,多平台获赞23.8万个。多期内容编织成网,首季深耕长春城市文化,第二季拓展至吉林市区。从吉林总站的建筑美学到新兴园饭店的百年传承,从开江鱼宴的节气智慧到“这有山”商场的空间创新,每期一分钟多的短视频不再是孤立的风景切片,而是层层递进的文化拼图。

这种体系化叙事,使得文旅传播从景点导览升级为可感可触的文化叙事。当演员许文广坐在黄包车上回忆时,观众看到的不仅是怀旧物件的场景还原,更透过其一人分饰两角的口述史感受到城市交通的演变。当表演艺术家马德华在长影博物馆驻足追忆,镜头巧妙串联起东北作为新中国电影工业摇篮的集体记忆。这种以人带景的叙事策略,赋予文旅内容更多的情感温度和历史纵深。

老艺术家文化转译激发情感联结

在众多旅游节目千篇一律介绍景点时,《亮月带你玩·爱上吉林》找到了更打动人心的方式——邀请观众熟悉的老艺术家当导游。82版《西游记》里的猪八戒扮演者马德华、《家有儿女》里的姥姥孙桂田,这些陪伴几代人成长的演员,成了节目最温暖的风景。马德华扛着九齿钉耙,或是在动植物园里和网红雪饼猴逗趣互动,让人忍俊不禁;孙桂田坐在山里邮局写信,让六吉雪花捎去吉林浪漫,仿佛把刘星姥姥的温暖带到了现实。

这些设计看似简单,为不同年龄层观众都打通了共鸣通道。长辈们看到了熟悉的演员,想起了年轻时光;中青年重温了童年记忆,感受到经典与潮流的奇妙碰撞。老艺术家们就像一座桥梁,把大家对影视作品的情感,自然地转化成了对吉林风物的喜爱。

这样的文旅宣传,不再停留在浅层次的景点推介,而是通过情感共鸣让观众自然而然地感叹“原来这里这么有意思”。老艺术家们就像一位位亲切的说书人,瞬间拉近了与用户的情感距离,用他们沉淀多年的艺术人生,为城市故事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

深耕慢内容孕育长效价值

在短视频“快”的形式下,《亮月带你玩·爱上吉林》巧妙融入了“慢生活”的内容。这种“慢”不是拖沓,而是对文化的尊重——制作团队像一位耐心的匠人,细细打磨每一处文化细节。

比如长春篇中山里邮局一集,通过书信投递、邮戳收集、慢递服务等细节设计,那些关于“从前慢”的诗意想象,都化作了触手可及的文化体验。这种沉浸式的参与感,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重新拾起纸笔,找回文字的温度。

节目对在地文化的深度挖掘,赋予了文旅体验更长久的生命力。

在乌拉火锅店里,镜头记录下的不只是美食,更是一代代人的记忆;京剧科班的八年练习,展现的是艺术传承的不易与坚守。制作团队像寻宝人一样,挖掘出松花石八亿年的故事,记录下老字号蒸屉的制作工艺,让这些容易被忽略的文化细节重新焕发光彩。

《亮月带你玩·爱上吉林》以用心用情的创作,传递出另一种价值启示,即最有温度的文旅传播,不在于追逐热点,而在于发现那些值得细细品味的文化细节。在这个追求速度的时代,能够静下心来发现这些美好,或许就是最好的文旅体验。



联系作者

admin

TA的动态
热门会展
热门展会
18001999868
13127912000
13262892000
18001999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