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媒体管家-媒体管家官网
图文详情
2026国际蓝色伙伴气候与环境大会暨监测预警装备产业展览会
发表时间: 2025-10-31 文章来源:吴彬 浏览:0

海洋展、气候展、气象展、环境监测展、预警装备展、防灾减灾展、生态展、雷达展、传感器展、救援展

1.jpg

2026国际蓝色伙伴气候与环境大会暨监测预警装备产业展览会

展览时间:2026.6.21-23

展览地点:深圳会展中心.福田

主办单位: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 中国气象学会

国际红树林中心 世界自然基金会

金砖国家深海资源国际研究中心

支持单位:

港中旅集团公司  招商局集团公司 华润集团公司

中广核集团公司  国电投集团公司 国家能源集团公司

国家电网集团公司 南方电网集团公司 中化集团公司

中海油集团公司   中石油集团公司  中石化集团公司

中国五矿集团  中国雅江集团公司

协办单位:

国家气候战略中心  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  国家海洋技术中心

自然资源部海洋减灾中心  中国气象局  国家气象中心

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 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

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  中国大洋协会

中国海洋学会 创新方法学会

承办单位:深圳市海洋学会  深圳市海洋产业协会

2.jpg

汇聚全球顶尖的气候与环境监测技术、装备与解决方案,从宏观的卫星遥感、高空探测,到微观的传感器、水质分析仪;从广袤的海洋监测浮标,到智慧城市的空气质量网格站。

本次展会邀请了全国政府机构、科研院所、领军企业与环保先锋将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如何通过技术创新,更清晰地“诊断”地球的症结,更精准地“预报”未来的风险,更有效地“守护”我们共同的蓝色家园。

展览面积:30000平方米,500余家参展商,50000余人次观众

展览范围Exhibition scope:

5.jpg

一、海洋环境立体监测系统

船载监测平台:海洋科考船、监测船及其搭载的综合性观测系统;

岸基/台站监测网络:海岸基雷达(高频地波雷达、X波段雷达)、海洋观测站、验潮站所使用的自动化监测设备;

空天遥感监测体系:海洋监测卫星、无人机、无人飞艇及其搭载的遥感传感器,用于大范围监测海温、水色、海面高度、溢油等;

水下移动观测平台:水下滑翔机、自主水下航行器、波浪滑翔器、智能浮标、潜标、 Argo浮标等;

海底观测网:海底主基站、接驳盒,以及布设在海底的各类固定式观测设备;

海洋测量装备:水深地形测量设备、水下目标探测与成像设备、海洋物理与化学特性测量设备、海底底质与地质勘探设备;

二、海洋气象与气候观测装备

海洋气象观测:船用气象仪、漂流浮标、锚系浮标,用于测量风速、风向、气压、气温、湿度等;

海洋动力环境监测:用于测量波浪、潮位、海流、水温、盐度的专业传感器与设备;

碳循环与温室气体监测:海-气二氧化碳通量观测系统、海水pH/pCO₂传感器、海洋酸化监测仪,服务于蓝碳研究与气候变化评估;

三、海洋生态与污染监测装备

水质在线监测仪:营养盐(氮、磷、硅)自动分析仪、叶绿素a荧光计、水下综合多参数水质剖面仪(可测温度、盐度、深度、溶解氧、pH、浊度等);

污染物溯源与应急监测:水上/水下溢油监测雷达与荧光传感器、有机污染物(如POPs、PAHs)采样与现场快速检测设备、微塑料采样网及分析鉴定系统;

有害藻华监测预警系统:藻类流式细胞仪、毒素检测设备、藻华遥感预警平台;

海洋生态调查设备:浮游生物、底栖生物、渔业资源调查设备(如浮游生物网、底拖网、声学多普勒鱼类评估系统);

四、海洋灾害预警与防灾减灾技术

风暴潮与巨浪预警:相关数值预报模型系统、预警信息发布平台;

海啸预警:海底压力传感器(DART系统)、海啸预警中心集成解决方案;

赤潮/绿潮预警与处置:赤潮快速检测盒、打捞清理船、围油栏等应急处置装备;

海岸带侵蚀监测:岸线变迁遥感分析系统、岸基激光扫描仪。

五、海洋数据处理与智能预警平台

海洋大数据中心:数据采集、存储、管理与共享平台;

数值预报与AI人工智能模型:用于台风路径、海浪、溢油扩散等预报的先进模型;

综合指挥与可视化平台:集监测、预警、决策、指挥于一体的“海洋一体”系统;

海洋装备运营维护服务:提供仪器检定、设备运维、系统集成和专业咨询的第三方技术服务;

六、陆地气候监测预警

气象监测:地面雷达、气象雷达、气象卫星、各类传感器等人工干预设备;

探测与遥感:高空气象监测、遥感遥测技术、激光雷达(LIDAR)、声学雷达(SODAR)、卫星应用于服务、

数据处理与应用:气象大数据处理与可视化、GIS应用、人工智能、数字孪生、气象服务软件与建模技术、专业预警信息发布系统;

防灾减灾综合应用:气象防灾减灾设备、极端天气与灾害预警系统、应急监测车辆、无人机、指挥信息系统等;

3.jpg

专业卖家组成部分

一、政府主管部门及中心

(1)国家主管部门:国家气象中心(中央气象台)、国家气候中心、国家卫星气象中心、生态环境部、自然资源部(海洋)、军委联参、陆海空及沿海各大战区等机构的技术专家与采购部门;

(2)区域与省级主管部门:华东、华南、华北等区域气象中心,以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局及其下属的观测处/装备中心、气象台、气候中心、生态环境厅、自然资源厅(海洋)、国家海事局、央/国企用户等;

(3)地市级主管部门:各地市级气象局的业务管理人员和一线技术人员,负责具体设备的运行维护,生态环境局、海事局、自然资源局(海洋);

(4)专业气象服务机构:航空气象、海洋气象、农业气象等专业服务机构的技术人员;

(5)海外国家主管部门:拉美国家、南太平洋国家(国家及各州市气象局、环境部/矿业部、海事局、农业局/航运局、军方、航空/交通/港口/救援/等相关部门;

(二)终端应用行业

海洋气象服务:各港口、航运、航海保障中心、海上搜救中心的气象预报与服务人员;

航空与交通:航空公司、机场、交通管理部门的气象分析人员;

能源与电力:风电、光伏等新能源企业,其发电效率高度依赖气象和气候预测;

(三)设备代理商与系统集成商

(四)科研与教育机构

专业研究机构: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各地气象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等相关单位的科研团队;

高等院校:设有大气科学、海洋科学、环境科学等相关专业的院校(如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师生;

展会优势Exhibition advantage:

1.国家级社团联合主办。

2.权威部门指导

3.多部门联合支持

4.海外国家采购团

5.高规格高级别国际论坛

6.精准的政府专业买家

十六场论坛:

1 全球海洋环境保护与发展

2 全球海洋环境气候监测新挑战

3 国际蓝色防灾减灾共识与发展

4 国际海洋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海岛旅游的交流合作

5海洋新能源国际前沿发展瓶颈及突破

6海洋碳汇与绿色融合

7国际红树林保护与跨境合作

8国际海洋环境预报与合作

9全球气候变化对海洋环境的影响

10全球海底环境监测与服务

11全球气象变化应对策略

12深海矿产开发与环境融合发展

13全球海洋能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

14海洋气候变化对渔业的影响

15海洋工程建设与环境融合发展

16海洋气候变化与海洋生态多样性

大会组委会联系方式:

深圳市海洋学会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深南大道9003号锦绣中华A栋2楼

联系人:王欲帆13903068757(微信)


联系作者

wubin123

TA的动态
热门会展
热门展会
18001999868
13127912000
13262892000
18001999868